1月10日起,中山正式进入“两会”时间。10位工会界别政协委员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后,纷纷结合工作实际,发出了响亮的“工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建议~~
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市总工会二级巡视员 杜绮玲
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关乎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破解土地瓶颈攻坚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此,杜绮玲建议,要用“五位一体”方式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
一是重规划先行,破解土地瓶颈激发园区新活力。深入调研摸清现状,分类施策,在“工改工”的同时规划配套公共基础和服务设施,全力破解资源要素制约,增强园区空间的适宜性、有效性、综合性。
二是建长效机制,汇聚多方合力推动园区高效治理。加强横向协作,合力解决园区在升级改造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发挥一批有影响、能推广的高效工业园区示范效应,按照“创品质、精服务、保安全”的思路,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用工,拓展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站,推动解决企业发展、职工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兴园区之业,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做好稳企安商工作、建设特色产业孵化平台、融合园区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四是育园区之才,打造人才集聚地增强创新发展“源动力”。推动园区企业与职教院校搭建人才共育共培平台,解决企业引才用才瓶颈问题,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把劳动竞赛与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机结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是塑园区之美,碧水蓝天筑牢园区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加强污水源头管控,协助引入“污水第三方治理”模式,解决企业污水排放难题,实现环境、 经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
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饶长春
政府工作报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尤其离不开一支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的支撑。
饶长春建议,要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要求,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促进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同时,他建议以改造低效工业园区为契机,着力改善镇村工业园区的生活文化娱乐休闲等公共设施配套,为园区的产业工人留足文化教育、休闲运动、交流娱乐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吸引和留住广大产业工人在中山生产生活。
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邓子根
邓子根表示,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要坚持以“工改工”为主,编制改造总体规划,划定改造片区,推进连片改造等工作,对于中山破解土地瓶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邓子根建议,中山市需坚持依法有序推进改造,总体统筹、连片推进,并科学制定主题产业园建设标准,除在硬件如环保、安全等统一规划外,在软件方面如物流信息化、后勤服务信息化等方面也需要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还需同步考虑产业工人及中高级人才等配套激励及保障措施,推动解决园区招工难、用工难等问题,系统推进美丽园区的平台化建设。
邓子根还表示,政府推行统租统管等改造模式的过程中,需考虑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防止企业租金等综合成本的上升,真正地促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卢丽玲
卢丽玲表示,高素质管理型人才和高能力技术型人才是当下最为紧缺的人力资本,传统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人才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设立中山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企业聘请高资历专业技术人才、开设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以及聘请科技特派员揭榜挂帅等提供了坚强保障。希望今后政府围绕人才、产业、创新等方面,出台更完善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落户中山,提升人才资源总量。
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中山东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经理 肖娟
用工荒,是制造业工厂普遍存在的问题。留住员工,才能让工厂稳步发展,留住人才,才能引进高新企业的入驻与发展,使城市进步。肖娟建议,应通过引进专业性、国际化医疗服务,落实异地医保报销政策,简化异地医保报销流程,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办入学门槛等方式吸引人才。
她还建议,要不断扩大“圆梦行动”规模,惠及更多困难职工和一线产业工人。鼓励主办院校将龙头企业、规模企业的内训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转换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为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提供学历补贴、技术补贴,从而留住人才。